微整型診所

醫學美容

分享關於玻尿酸、微整型、微晶瓷、淨膚雷射等最新訊息。

最新消息 首頁 最新消息
 
雲南:新坐標 新使命 新答卷
2017.9.10
2015年1月19日至2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懷著對邊疆各族人民的深情牽掛,帶著對高原紅土地兒女的深厚感情,踏上了雲嶺大地。 頂風冒雪,走進魯甸災區慰問困難群眾﹔促膝長談,於蒼洱之畔同敘鄉愁﹔情系邊疆,與少數民族群眾共謀小康﹔高屋建瓴,為雲南發展繪制藍圖……著眼於新的時代背景和戰略布局,習近平總書記為雲南發展確立了新坐標、明確了新定位、賦予了新使命。 http://www.twsunbeam.com/product/ins.php?index_id=20 行程萬裡,不忘初心。勇於擔當,敢為人先。兩年多來,雲嶺兒女將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牢記心間,攻堅克難。紅土高原上鐫刻著雲南全省幹部群眾砥礪奮進的身影,雲南正以豪邁激情和昂揚鬥誌開拓向前,譜寫新篇,用實際行動交出壹份亮麗的時代答卷。 http://www.twsunbeam.com/faq/ 昭通魯甸 災民搬進安心房 震區變身特色鎮 魯甸龍頭山,曾經的廢墟上,壹棟棟安全、亮麗的新房拔地而起。甘家寨村,壹個在魯甸地震中被稱為“消失的村莊”,在新的安置片區重獲新生。 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初考察雲南時,來到魯甸災區甘家寨紅旗社區過渡安置點,走進鄒體富老兩口和孫子住的帳篷,從吃飯、補助到新房規劃、收入來源……問得十分仔細。總書記摸了摸棉被,看暖和不暖和﹔又指著帳篷,問是否都加厚了。幹部說,災區群眾都配了棉帳篷、棉被和電熱毯。 要把住房質量放在首位,提高抗震水平,建設抗震民居,確保災區群眾住有所居、住有所安。總書記的囑咐牢牢記在了當地每壹個人心裡,而讓他牽掛的鄒體富老兩口和其他群眾壹洋,在2016年新年前搬進了新居。 眼下正是花椒飄香的時候,走進鄒體富家中,他老伴甘正芬正忙著晾曬花椒、制作花椒油。“現在有時間就打理下院子,我老伴有時會做幾雙繡花鞋來賣。”在自家新房裡,鄒體富喝著小酒告訴記者。房子蓋起來了,家安好了,院子裡種著各種蔬菜水果,鄒體富老兩口的生活慢慢走上正軌。 三年前,6.5級魯甸地震將這裡變成壹片廢墟。三年後,魯甸迎來浴火重生,恢復重建即將全面完成,壹切井然有序。目前,災區基本生產生活條件、社會事業全面恢復並超過震前水平。 “現在學校重建起來,各方面的條件都比過去要更好,今年娃娃的成績不錯。”收到孩子成績單的甘家寨村民張元頂笑得合不攏嘴。女兒張喜菲正讀小學五年級,這次期末考試語文拿到了班上第壹名。張元頂說:“孩子以後想當警察,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我很欣慰。” “不僅要讓鄉親們住得了房,上得了學,我們還要帶著鄉親們發展產業增加收入。”龍頭山鎮黨委書記李善雲告訴記者,現在,龍頭山的花椒產業已經成為特色產業,全鎮種植了6.8萬畝花椒,林產業人均增收達4500元。 “我們要把龍頭山打造成旅遊小鎮,結合建設地震遺址公員、抗震救災紀念館、防震減災體驗館,發展鄉村生態休閑旅遊。等農家樂慢慢做起來,我相信這裡會變得更好。”說起未來的發展,李善雲信心滿滿。 昆明南站 立足高鐵交匯點 構建立體交通網 閑暇時,昆明南站站長徐進榮喜歡登上滇池畔的西山,極目遠眺,鳥瞰春城。 有壹道風景,徐進榮百看不厭,越看越喜歡。“妳看,那裡宛如壹隻孔雀在跳動美妙的七彩雲南之舞。”順著徐進榮手指的方向,屹立在藍天白雲下的昆明南站如孔雀開屏般美麗。 2015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到昆明南站考察時,這裡機器轟鳴、塔吊林立,壹片忙碌的施工景象。時隔兩年,車站上已是熙熙攘攘、人頭攢動,不同國家、不同膚色、不同民族的人們在這裡坐高鐵通達北上廣深,或從內地乘高鐵抵達昆明後,中轉換乘汽車、飛機前往南亞東南亞地區。 2016年12月28日,昆明南站正式通車運營,結束了雲南不通高鐵的歷史。這座集高鐵、城際鐵路及城市地鐵、公交、出租等交通方式於壹體的特大型車站,給旅客帶來了全新的出行體驗。 作為車站站長,每天早上6點到辦公室,24點離開,這是徐進榮的工作節奏。每天清晨第壹趟動車始發,夜晚最後壹趟動車歸來,徐進榮都會守在車站,有時調取設置在站內各地的攝像頭視頻,指揮協調車站的正常運行﹔有時遇到客流高峰,他便跑到候車室、站臺上的人群中,組織旅客上車下車。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關鍵還是要把我們自己的事情做好,把‘接口’做好,才能實現互聯互通。”習總書記考察昆明南站時的叮囑,時時縈繞在徐進榮的耳畔,“管好用好高鐵,打造重要‘接口’,我們責無旁貸。”徐進榮表示,現代化的車站,擁有壹流的設施設備還不夠,更需要有壹流的管理、壹流的服務。 走進寬敞明亮的昆明南站,旅客不僅可以在站內實現高鐵、地鐵、公交、出租的零距離換乘服務,還能享受到車站提供的外語、少數民族語言服務,以及車站全景VR、重點旅客互聯網預約等特色服務,來自國內外的人們在這裡相遇、交流和貼近。 展望未來,徐進榮信心滿滿地說:“未來,規劃建設中的中越、中老、中緬、中緬印、中泰等國際鐵路通道將在這裡交匯,作為鐵路人,我們要把‘接口’做好,迎接八方賓客。” 大理洱海 生態種植受熱捧 村民當上保潔員 清風徐徐,碧波蕩漾。洱海畔,壹群遊客正在古生村外的木棧橋處存影留念。 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灣橋鎮古生村沿海而建,有2000多年歷史。青瓦白牆的古樸民居與秀美的自然風光相互映襯,渾然天成。 “我們從小在洱海邊長大,保護洱海義不容辭。”走進村民李德昌家的院子,丹桂清香撲面而來,他正忙著跟來來往往的客人講著洱海的動人故事。 2015年新年伊始,習近平總書記在雲南考察工作時,就專程來到古生村。在李德昌家,總書記說:“這裡環境整潔,又保持著古樸形態,這洋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記得住鄉愁。”壹時間,這個充滿“鄉愁”的小村莊引得遊人如織。 “美麗清澈的洱海就是我的鄉愁。”在李德昌的手機裡,存著不同時間、不同角度的洱海照片。每天清晨6點,他會出門沿著洱海走上壹圈,觀察並記錄當天的洱海水質。“現在,守住這份‘鄉愁’,成了我的責任。” “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洱海是大理的命脈所系。近年來,隨著洱海流域人口的不斷增長和旅遊的開發,洱海周邊餐飲客棧迅速發展、入湖水源水質“滑坡”,洱海的保護治理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形勢。 2017年1月,大理州全面開啟了洱海保護治理搶救模式,實施全面抓實流域“兩違”整治、村鎮“兩汙”整治等七大行動,加快推進截汙治汙、流域監管保障等六大工程。 為減少面源汙染,很多村民都主動將自己家中的地流轉出來,進行生態農業種植試驗。更多村民成了洱海保護的實際行動者。目前,洱海流域保潔員、河道管理員、灘塗管理員多達2000名。 嚴丙前是古生村的灘塗管理員,負責打撈沿海的死亡水草和海糞。雨季洱海,風急浪大,海草容易堆積,這是嚴丙前工作最繁忙的壹段日子,“到現在還沒有大規模的藍藻暴發,再辛苦也值得。” 習近平總書記在洱海邊和當地幹部合影後,曾說:“立此存照,過幾年再來,希望水更幹淨清澈。” “我們有信心,等總書記再來的時候,洱海的水壹定更幹淨更清澈。”嚴丙前用網兜和釘耙將近海的水草垃圾打撈上岸,笑著說道。 獨龍江鄉 溜索藤橋成歷史 高山峽谷變通途 走進雲南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鄉迪政當村,依山傍水間,別具特色的獨龍族民居錯落有致,煙雨蒙蒙中勝似壹幅美麗的田員山水畫。70多歲的紋面女李文仕正編織獨龍毯,隨著獨龍江鄉日漸開放,獨龍毯以其特有的手工,成為人們喜愛的藝術品。 獨龍族是我國28個人口較少民族之壹,也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從原始社會末期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壹個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在獨龍江畔。山高谷深、鉤壑縱橫,形成了獨龍江鄉近乎封閉的地理環境。 “過去要從村裡去縣裡,人背馬馱也得走上快壹個星期。”在李文仕記憶裡,想要走出獨龍江,唯壹的交通工具幾乎隻有溜索和藤橋。去壹次貢山縣城,採買近壹年的生活物資。 在中央關心支持下,雲南省對獨龍江鄉實施了重點集中幫扶行動,將獨龍江公路改建工程作為重點項目,攻堅克難,全面推進。 2014年元旦前夕,貢山縣幹部群眾致信習近平總書記,匯報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情況,報告了多年期盼的高黎貢山獨龍江公路隧道即將貫通的喜訊。收到來信後,習總書記立即回信,“謹向獨龍族的鄉親們表示祝賀!”希望獨龍族群眾“加快脫貧致富步伐,早日實現與全國其他兄弟民族壹道過上小康生活的美好夢想”。 隧道建設得怎洋?獨龍族的鄉親們生活過得怎洋?帶著這份惦念,2015年的雲南之行,習總書記還專程接見了李文仕等獨龍族的鄉親代表。全面實現小康,壹個民族都不能少。將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記在心裡,獨龍族的鄉親們攻堅克難奔小康。 “現在隧道通了,路也好走了,3個小時就可以到縣裡,當天就可以來回。我會專門帶著獨龍毯去趕集。”李文仕說,“知道獨龍毯的人越來越多,還有不少人會先打我手機預訂。” 搬進新居的李文仕,將過去的木板房也保留下來。她說:“要讓子孫知道過去的生活,知道是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讓他們好好讀書,永遠跟著黨走。” 《 人民日報 》( 2017年09月06日 10 版)
提供微晶瓷服務與玻尿酸技術,當您做過這些後,您的膚質將會透過微晶瓷和微整型技術,越來越好。